机电工程学院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包括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民委中青年人才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学院立足辽宁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汽车行业,服务大连市制造业发展,突破先进传感器、智能感知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诊断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车辆等行业领域形成亮点和特色。
研究方向一:先进控制与机器人技术
围绕机器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开展先进控制与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2)声磁检测机器人集成技术;3)智能机器人听觉感知与定位技术;4)智能机器人视觉感知与环境建模技术;5)生物电信号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6)海洋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
多年来围绕机器人及无人自主系统领域,以水面无人船、水下智能潜器、工业应用机器人等为研究对象,在不确定环境下海洋机器人任务与航迹规划技术、异构多机器人协调技术、机器人远程控制技术、机器人听觉与声源定位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及视频处理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
研究方向二:复杂装备智能运维关键技术
本方向以复杂制造装备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为科研导向,以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为目标,开展复杂装备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
(1)复杂装备故障机理研究及智能诊断识别技术;
包括:复杂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故障的非线性特性与故障机理;基于多方法交叉融合的机械系统故障信号特征提取与智能诊断识别技术等。
(2)传感器敏感机理研究与智能检测技术;
包括:传感器敏感机理;敏感材料合成,器件结构及性能调控;微纳信息器件、新能源器件方向的应用研究等。
(3)复杂装备智能制造技术。
包括:智能制造计算机协调优化技术;RAMS;生产运作与管理;质量信息建模与系统框架搭建;质量预测与优化控制及相关故障诊断等。
研究方向三:车辆智能化与控制技术
本方向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进行车辆智能化与控制技术研究。主要方向包括:1)车辆动力系统节能优化控制;2)碳中和燃料驱动技术;3)复杂环境融合感知;4)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5)新型线控驱动系统。
团队成员长期参与丰田、尼桑、日立等企业以及国家双一流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委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10余项。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高水平论文 100余篇,包括 27 篇中科院 SCI1 区论文,8篇高被引论文,3篇热点论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 项。出版专著3部。相关研究曾在国际顶级会议上获得“银奖”与“优秀实践奖”。
研究方向四:精密机械与控制技术
该方向主要在先进制造学科领域的现代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工作。(1)在现代传感器技术领域开展多模态物理量融合传感,复杂曲面共性共形传感检测等研究工作。形成了电喷印增材制造装备与技术,复杂曲面传感元件精密制造理论与工艺。利用电喷印制造工艺制备了系列微型压电厚膜传感器,空间全向敏感式加速度传感器,曲面交变应力/温度传感器等,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在压电执行器理论与应用技术方面聚焦纳米科技产业发展,专注于现代工业中微纳米级精密定位产品技术需求,结合压电驱动与控制技术,设计精密机械结构,开展压电微纳米定位台、微进给快速刀具定位台、压电驱动超声振动悬浮等研究工作。